生平简介
姜维(202年-264年),字伯约,天水冀县(今甘肃甘谷)人,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。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,后归降蜀汉,深得诸葛亮器重,被视作继承其北伐大业之人。
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,因魏国内部猜忌,姜维不得已归降蜀汉。诸葛亮称赞他“忠勤时事,思虑精密”,并悉心培养,授以兵法韬略。
继承遗志
诸葛亮去世后,姜维继承其遗志,多次率军北伐曹魏,力图兴复汉室。虽胜败参半,但其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的精神为后人称道。
在蜀汉后期,姜维官至大将军,总领军事。他推行“敛兵聚谷”之策,试图诱敌深入,但最终未能扭转国力衰微的局面。
最后岁月
公元263年,魏将邓艾偷渡阴平,直逼成都。刘禅投降,蜀汉灭亡。姜维当时正与钟会在剑阁对峙,闻讯后假意投降,意图策反钟会,复兴蜀汉。
他写信给刘禅:“愿陛下忍数日之辱,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,日月幽而复明。”然而事败,姜维与钟会一同死于乱军之中,时年六十二岁。
历史评价
姜维一生忠诚于蜀汉,矢志北伐,虽未能成功,但其气节为历代所敬仰。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曰:“姜维粗有文武,志立功名,而玩众黩旅,明断不周,终致陨毙。”
后人多感其忠义,认为他是“诸葛亮之后,蜀汉唯一的脊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