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础格式设置
良好的排版从基础格式开始。建议统一全文的字体、字号和颜色,保持视觉一致性。
- 字体选择:中文推荐使用宋体、微软雅黑或黑体,英文推荐Times New Roman或Arial。
- 字号规范:正文一般使用小四(12pt)或五号(10.5pt),标题逐级加大。
- 行距设置:正文建议使用1.5倍行距或固定值20-22磅,提升阅读舒适度。
二、段落与对齐
合理的段落格式能让文档结构清晰,重点突出。
- 正文段落建议采用“首行缩进2字符”,符合中文排版习惯。
- 标题使用“居中”或“左对齐”,避免使用空格对齐。
- 段前段后间距建议设置为6-12磅,增强章节区分度。
三、样式与多级列表
使用Word的“样式”功能可以大幅提升排版效率。
- 为标题1、标题2、标题3等定义统一格式,便于后续修改和生成目录。
- 利用“多级列表”功能实现自动编号,避免手动输入序号。
- 修改样式后,全文相应内容将自动更新,确保格式统一。
四、页眉页脚与页码
页眉页脚常用于显示文档标题、章节名或页码,提升专业性。
- 插入页码:推荐使用“页面底端”居中或外侧格式。
- 设置不同章节使用不同页眉,可通过“分节符”实现。
- 封面页通常不显示页码,可在页眉页脚设置中选择“首页不同”。
五、目录与导航
长文档建议插入自动生成目录,方便阅读和导航。
- 确保所有标题都应用了正确的“标题样式”。
- 在文档开头插入“自动目录”,支持一键更新。
- 使用导航窗格(视图→导航窗格)可快速跳转到指定章节。